二○一二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以正義與和平教育青年
1.
新的年度─天主賜給人類的禮物─的開始,促使我懷著極大的信心和深切的感情,向各位表達我衷心的祝願,願未來的時日能具體地彰顯正義與和平。
我們應該以何種心態來期盼這新的一年呢?我們在聖詠一三○篇看到一個很美的圖像。聖詠作者說,有信心的人等候上主,「切於更夫的待旦」(第6節);他們懷著堅定的盼望等待上主,因為他們知道,上主會帶來光明、慈愛與救恩。這等待是來自天主選民的經驗,他們瞭解,天主教導他們盼望這世界的真理,不因世界的紛亂而驚慌失措。我懇請各位懷著堅定信賴的心情,展望二○一二年。的確,即將結束的這一年,由於勞動者和經濟危機衝擊這社會,加重了世人的挫折感,而這危機的根源主要在於文化及人類本身。一道陰影似乎已覆蓋著我們的時代,使我們不能清楚地看到白日的光明。
然而,在這陰影下,人類心中依然等待著聖詠作者所說的黎明。由於這樣的期待在年輕人身上特別強烈明顯,我的思緒轉向他們,以及他們對這社會可以也必須付出的貢獻。因此我把第四十五屆世界和平日文告的主題定為:「以正義與和平教育青年」,因為我深信充滿熱情與理想的年輕人,能給這世界帶來新希望。
這篇文告的物件還包括父母、家庭以及所有與教育和陶成有關的人士,還有各宗教、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及媒體界的領導人。關心年輕人以及與他們有關的事務、能夠傾聽、賞識他們,不僅僅是應急之道,更是社會的首要責任,以建立正義與和平的未來。
為達到這目的,我們要傳達給年輕人的是,重視積極的價值觀,並激起他們心中願為「美善」服務的渴望。這項任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親身投入。
近年來世界各地有許多年輕人表達他們的關切,足證他們願意以堅定的希望展望未來。目前他們正為許多事而憂慮:他們希望所受的教育能使他們更有充份的準備,去面對真實的世界,他們知道組成家庭、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是多麼的困難;他們懷疑自己是否真能對政治、文化、經濟有所貢獻,來建立一個更富人性、更友愛的社會。
重要的是,這樣的不安,以及在這種不安下面的理想,應該受到社會應有的關注。教會懷著信心與希望,來注視年輕人。她鼓勵他們追求真理、維護公共福祉、對四周的世界開放,並樂意看到「新的事物」(依四二9;四八6)。
教育者
2.
教育是生命中最有意義也是最困難的工作。「教育」的拉丁字為educere,意思是引導年輕人走出自身以外,並引領他們認識現實,並走向那使人成長的圓滿。這過程是由兩者的自由─成人的自由及年輕人的自由─的相會所培養的。它要求受教者有責任感,他們得願意受教,學習真實的知識;施教者則必須樂意付出自己。因此,我們今天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名副其實的見證人,而不僅是單單地制訂出一套分配法則或論述事實的人,我們需要的證人是要能比旁人看得更遠,因為他們的生命比旁人更為寬廣得多。一個見證人就是能先活出他向別人所推薦的那種生命的人。
真正的正義與和平的教育,要在哪裡進行呢?首先是在家庭裡,因為父母是最早的施教者。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孩童在家庭中學習到人類及基督信仰的價值觀,使他們能與他人和平共處、彼此建樹。在家庭中,他們學到兩代之間的甘苦與共、尊重規則、寬恕,以及如何接納款待他人」(注一)。家庭是我們接受正義與和平教育的第一所學校。
在我們所居住的世界,家庭和生命本身,時時受到威脅,分裂的情形也並不少見。工作條件常與家庭責任有衝突、憂慮未來、狂亂的生活節奏、為了適宜的生活環境而經常搬家、更別提僅僅是求生存而已,這一切都讓孩童很難得到最可貴的珍寶:父母的陪伴。這陪伴使孩子在人生旅途上能與父母親密地分享,父母也能把歷經歲月而得到的經驗和信念傳遞給兒女,而這只有在父母與兒女有共度的時間才能做到。我願鼓勵為人父母者,不要灰心喪氣!願他們以自己的生活為榜樣,鼓勵兒女把希望寄託在天主身上,更甚於其它,因為唯有天主才是真正的正義與和平之源。
我也願向主管教育機構的人士說幾句話:願他們本著深重的責任感,務使每一個人的尊嚴時時都受到尊重和賞識。願他們以每一個年輕人都能發現自己的召叫為念,並幫助他們發揮天主所賜的才能。願他們使每個家庭安心,知道他們的子女所接受的教育,都不違背他們的良心和宗教原則。
每一個教育場所都可以成為一個向著超性開放、也向他人開放的場所;一個交談、凝聚團結力、注意聆聽的場所,在那裡,年輕人感到個人的能力和內在的豐富都受到賞識,能學會看重他們的弟兄姊妹。願年輕人能受到教導,在日常的行善,表達愛心,積極參與中建立一個更富人性及更友愛的社會中,體驗到喜樂。
我請求政治領袖在履行他們對教育的權利與義務時,能給家庭和教育機構提供具體的幫助。為人父母者在盡自己的責任時,絕不能缺少足夠的支持。願他們確實做到,沒有一個人會被拒於教育的門外;每個家庭都能自由選擇他們認為最適合他們子女的教育制度。讓他們努力使那些為了謀生而分離的家庭有團圓的一天。讓他們誠心誠意地致力於每個人的福祉,從而使年輕人看到政治清明的形象。
我也不能不請求媒體為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在今天的社會中,大眾傳播媒體有特殊的角色:他們不僅提供資訊,也培育閱聽的人的心智,因此他們對年輕人的教育可以有重大的貢獻。絕對不要忘記,教育和傳播之間的關係極其密切:教育透過傳播而產生,而傳播又能或好或歹地影響一個人之人格的形成。
年輕人也必須要有勇氣,按照他們為他人而定的高標準而生活。他們的責任很重大:願他們找到力量,能有智慧地善用他們的自由。他們對他們的教育也該負起責任,包括正義與和平方面的教育!
追求真理及達到自由的教育
3.
有一次聖奧思定問道:「什麼比真理更讓世人渴望?(注二)」這個問題會再三地為人提出,因為一個社會的人性面貌,多半是取決於教育。教育的確關乎全人培育,包括道德與精神的幅度,聚焦於人的終極目的以及他所屬社會的益處。因此,符合真理的教育首先是需要認識人以及人的本性。聖詠作者默觀他周遭的世界,而反省著:「當我仰觀禰手指創造的穹蒼,和禰在天上佈置的星辰月亮,世人算什麼,禰竟對他懷念不忘?人子算什麼,禰竟對他眷顧周詳」(詠八4─5)?這就是我們必須問的基本問題:「人是誰?」人是一個存在物,內心懷著對永恆的渴望、對真理的渴望─這真理不是片面的,而是能解釋生命的意義─因為人是按天主肖像所造的。在認出生命是無價的恩賜後,我們滿懷感激地發現每個個人的無比尊嚴和每個個人的不可侵犯性。由此得知,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學習在他人身上認出天主的肖像,接著學習深深地尊重每一個人,更幫助其它的人度一個符合這崇高人性尊嚴的生活。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人的真正進步,該涉及整個人的所有幅度」(注三),包括超性幅度,也就是不能為了獲得某種特定利益而犧牲別人,不論是經濟的或社會的、個人的或集體的利益。
只有在與天主的關係內,人才能明瞭人的自由的意義。培育人成為真正的自由人,是教育的目標。自由不是「毫無節制」,也不是個人的自由意願高於一切,更不是「自我的絕對主義」。當人相信自己是絕對的、不再需要依賴別的人和事物、可以為所欲為時,最終必將否定自己的真實本性,並喪失了自由。相反地,人是關聯性的存在物(relational
being),生活中必須與他人,特別是與天主保持關係。所以離開了天主,絕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自由是一個珍貴的寶物,但卻非常脆弱,很容易被人誤解、濫用。「今天,教育工作在世界上遇到一個特別狡猾的障礙,就是相對主義在我們的社會與文化中廣為蔓延。相對主義主張沒有任何東西是絕對的,自我的欲望才是最高準則。於是,在自由的假像下,自由反而成為每個人的牢獄,因為它把人與人分隔了,把每個人封閉在他的自我之中。因此,由於這樣的一個相對主義觀,如果沒有真理之光,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每個人終將懷疑自己生命的美善、生命中的種種關係,以及致力於與他人建立一些共同事物的正當性。」(注四)
因此人若要運用自己的自由,一定得超越這種相對主義觀,而去認識有關於他自己的真理,和關於善與惡的真理。在良心深處,人發現法律的存在。這法律的來源並不是人,人卻應服從它。這法律的呼聲告訴人應當好善、行善並避惡,要為所行的善或惡負責(注五)。因此,自由的行使與自然道德律有密切的關係。這自然道德律放諸四海皆準,表達了每一個人的尊嚴,並成為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基礎;最後它終會形成正義與和平共存的基礎。
因此,正確地運用自由,就成了促進正義與和平的核心。促進正義與和平需要尊重自己與他人,包括那些生存與生活方式與自己差異甚大的人。這種態度能產生正義與和平的元素,否則一切都淪於毫無內容的空談。所指的元素就是:互相信任、具有展開建設性交談的能力、能寬恕─人人都希望得到寬恕,卻吝於寬恕他人,彼此以愛相待,憐憫最弱小者,也準備隨時作出犧牲。
維護正義的教育
4.
在今日的世界上,雖然有很多人自稱具有善意,但人的價值,即人的尊嚴和權利,卻遭受極大的威脅;因為現代人普遍傾向於以功利、利益與物質擁有為僅有的標準。千萬別讓正義的概念脫離它的超性根源。的確,正義並不單純是人的協議,因為何者為正義,並不是靠實證法(positive
law)做最後的認定,而是靠人身分的最深度認同。全面性去看人使我們免於陷入正義的契約性概念,而能在團結關懷與仁愛的視野中來定位正義。(注六)
我們不能忽略一個事實:即建立在理性主義和個人主義之經濟原則的現代文化潮流,已經把正義的概念從它的超性根源切斷了,使它脫離了仁愛與團結關懷:「『人的社會』不是單靠權利和義務的關係而成立的,更重要及優先的條件是無條件的施予、惻隱及共融。就算是在人際的關係上,愛德常顯示天主的愛,使那為世上公義而作出的努力,也有超性德行及救恩的價值。」(注七)
「饑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瑪五6)。他們要得飽飫,因為他們如饑似渴地要與天主、與自己、與他們的弟兄姊妹,也與整個受造物建立健全的關係。
締造和平的教育
5.
「和平不是單指沒有戰爭,也不只限於保證敵對雙方在武力上的均衡。如無對人們財產的保護、人與人之間的自由交流、對民族與個人的尊嚴的尊重、弟兄情誼的經常實施,和平不可能在人間實現」(注八)。我們基督信徒相信基督是我們真正的和平:在祂內,經由祂的十字架,天主使世人與祂和好,祂拆毀了阻隔我們彼此的牆壁(參閱弗二14─18);在基督內,只有一個家庭,大家在愛中和好。
然而,和平不僅是一份有待收受的禮物,也是我們必須身體力行的任務。要成為真正的和平締造者,我們必須學習有憐憫心、休戚與共、合作、友愛、在團體內要積極主動,努力喚起大家關注國家與國際的種種議題,並明白尋求財富重分配的合適機制,以及促進成長、合作發展與解決衝突的重要。正如主耶穌在山中聖訓所說的:「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瑪五9)。
眾人的和平是眾人正義的結果。任何人都不能逃避這促進正義的重要任務,各按自己的能力與責任。我要特別請求充滿理想的年輕人,你們要有耐心、不屈不撓地追求正義與和平,培養對正義與真理之事的喜愛,即使需要犧牲或逆水行舟也在所不惜。
舉目仰望上主
6.
走在正義與和平的道路上,總會面對困難的挑戰。我們也許會像聖詠作者一樣,不禁要問:「我舉我目向聖山瞻望,我的救助要來自何方?」(詠一二一1)
我要對大家─特別是年輕人─強調:「不是種種的意識形態可以拯救世界,只有回歸生活的天主、我們的造物主、我們自由的保障、真正美善的保障……毫無條件地回歸祂。祂是衡量正確與否的尺度,同時也是永不止息的愛。除了愛,還有什麼能救贖我們呢?」(注九)愛喜歡真理,是促使我們願意獻身於真理、正義與和平的力量,因為愛「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參閱格前十三1─13)。
親愛的年輕人,你們是社會的珍寶。當你們遭遇困難時不要喪氣,不要輕易向錯謬的解答投降,雖然那些解答似乎最容易解決問題。不要害怕奉獻自己、面對艱苦的工作及犧牲、選擇要求忠誠與堅貞、謙虛與獻身的道路。對你們的年輕,以及對幸福、真理、美與真愛的深切渴望要有信心!這一次,要把你們的生命完完全全地活出來,它是如此的豐富、如此的充滿熱情。
你們要察覺到你們自身是成年人的榜樣和激勵。尤其當你們嘗試克服不正義與腐敗,努力去建立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時,更是如此。你們要注意自己的潛力,永遠都不要以自我為中心,卻要為所有人創造一個更光明的未來而努力。你們絕不孤獨。教會對你們有信心,會陪伴你們、鼓勵你們,並願意給你們她所擁有的最珍貴的禮物,就是給你舉目仰望上主,與耶穌基督相遇的機會,而基督本身就是正義與和平。
世界各地以和平志業為念的男女人士們,要知道,和平不是一個已經獲得的祝福,而是我們人人都要追求的目標。讓我們懷著更大的希望展望未來;讓我們在人生旅途上彼此鼓勵;讓我們共同合作,給這世界一個更富人性、更友愛的面貌;讓我們都有感於對現代及未來世代的共同責任,特別是有責任地訓練他們年輕人,成為和平的人以及和平的締造者。
我把所省思的這一些想法獻給大家,並請求你們每一個人:讓我們集中精神、道德和物質資源,為了「以正義與和平教育青年」這個偉大目標而努力。
本篤十六世
二○一一年十二月八日發自梵蒂岡
注一:Benedict
XVI, Address to Administrators of Lazio Region and of the Municipality and
Province of Rome (14 January 2011) : L’Osservatore Romano, 15 January 2011, p.7.
注二:《論若望福音》26,5。
注三:本篤十六世《在真理中實踐愛德》通諭(29 June 2009),11:AAS(宗座公報)101(2009),648;cf.
PAUL VI, Encyclical Letter Populorum Progressio(26 March 1967),14:AAS(宗座公報)59
(1967),264。
注四:本篤十六世,教區會議開幕詞(Address for the
Opening of the Diocesan Ecclesial Meeting in the Basilica of Saint John Lateran),二○○五年六月六日。
注五:參梵二大公會議,《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16。
注六:參本篤十六世,柏林聯邦議會上致詞(Address
to the Bundestag, Berlin, 22, September 2011):羅馬觀察報,24
September 2011, pp.6-7.
注七:本篤十六世《在真理中實踐愛德》通諭6
(29 June 2009), 6:AAS(宗座公報)101(2009), 644-645.
注八:《天主教教理》2304號。
注九:本篤十六世,二○○五年科倫世界青年日守夜致詞(Cologne,20 August 2005):AAS(宗座公報)97(2005)
,885-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