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上主的眼中,貧窮人受到特別的寵愛,他們的權益應受到特別的關注。」(通諭)

一般貧窮的人往往受到社會的歧視與壓迫,因而失去了人性的基本尊嚴。

反思人類本應相互尊重、彼此相愛,共同付出關懷與行動,使社會更和諧,使彼此更融洽。

透過吳偉立神父在靜宜大學的詮釋,使校園學子了解教會在維護人性尊嚴上的積極行動,引起一些反省與討論,將心得分享大家。

 

從校園培養對人性尊嚴的認識與關注

今年靜宜大學宗輔室舉辦的校園人性尊嚴週,很感謝透過明愛會聯繫到光仁中學校牧吳偉立神父吳偉立神父幽默的風采,神父來本校談人性尊嚴的思想發展及教會在當代維護人性尊嚴的一些行動。神父幽默感性的風采,令人印象深刻。他的家庭成長故事,更讓人感動且深受啟發,原來吳神父對人性的態度是根植於早期家庭信仰生活的。會後神父邀請大家回饋,每位與會者簡短的分享,也引發許多人對台灣社會現況的反思。

以下引述一些靜宜大學學生的心得分享:

◎ 每個人都想有尊嚴的活著,人需要被尊重的情緒,世人類異於其他生物的重要分野。然而這卻也是人類的矛盾之處,我們想被別人尊重,卻常在有意無意之中,忘了尊重別人。或是用一些很奇怪的分類,來選擇給予別人尊重。如金錢地位、國家種族,然而在身為「人」的這個本質上,我們不都是一樣的嗎?如果每個人都能想到別人都是和自己一樣的個體,對於別人的遭遇能夠感同身受,那世界上不會有人性尊嚴的問題。(中國語文學系四年級C  蔡孟哲)

 ◎ 我覺得人性尊嚴、相互尊重非常重要,不分階層高低,都需要受到尊重,但絕對不可以為了己身的尊嚴而去踐踏他人的自尊,這是非常不尊重人性尊嚴的。只要有一口氣在,每件事都要學習,尤其是學習如何尊重、原諒、寬恕他人,絕對是人類必要學習的課程。聽了演講後,更能思考所謂人性尊嚴。(日本語文學系二年級B  王俞萱)

◎ 人要百分百做到彼此相愛是很難的,因為每個人心中仍有「私心」存在,但並不是都做不到彼用心聆聽此相愛,像一些公益團體,他們在沒有互相信任的情況下幫助他人,無怨無悔的付出不求回報,當然,在現在的社會人與人之間變的冷淡、害怕自己的關心被別人解讀成多管閒事,但是即使覺得社會已經變成這樣,我們就排斥幫助別人,那我們也一樣成為我們自己所說的那種冷淡無情的人。其實「彼此相愛」是要從自己做起,不要老是批評社會無情沒有人情味,在批評的同時,我們又曾經為別人做過什麼? (日本語文學系二年級B  張晴楓)

 2007.06.01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