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運動專文

               生態與靈性                    陳慈美

  「信仰所帶出的價值觀,是文化及社會改革的原動力。」

                                      Lynn White

      當今全球的環境惡化已經可以用「天崩、地壞、水死」這個近似「世界末日」的描述來形容。假如人類再不改變自己對地球的態度與行為,人類將會在破壞地球的整個生態之後,步入自我毀滅的命運。世界末日不僅是宗教的警告用語,也被科學的證據所證實。基督徒若將信仰窄化到只有人與神之間的關係時,我們便失去在拯救大地見証上帝榮耀的機會,更不能改正富裕生活所帶來的揮霍無度的生活方式。它不但會腐蝕信徒的道德生活,也間接造成對大地與萬物的掠奪性災難。

     1967年,美國歷史學家林懷特(Lynn White)在Science (Vol.155, 10March)發表「生態危機的歷史根源」,將生態危機的根源歸罪於基督教傳統中轄制自然的態度,引發西方學術界許多的反省與討論。前環保署長林俊義教授指出,這篇文章的出現,是整個環境運動走向深層化的一個轉捩點。環境倫理史《大自然的權利》(The Rights of Nature)書中指出:「林懷特不是要摧毀基督教,而是期待教會的改革。──若要真正解決環境問題,一定要從信仰觀念的反省入手。」因為他的歷史知識使他相信:「信仰所帶出的價值觀,是文化及社會改革的原動力。」

     1970年,福音派神學家薛華(Francis Schaeffer)對林懷特的文章作出回應,出版了《污染與人的死亡》,書中有一段非常發人深省的提醒,他說:「當教會錯過搶救地球的機會時,我們同時也錯失向廿世紀的人傳福音的機會,而這也正是教會在我們這世代裡顯得無足輕重、軟弱無能的主要原因。」這段話不僅適用於西方教會,對台灣教會應該也是相當貼切的描述,值得我們警惕。

     隨著台灣社會環保意識的覺醒,一般民眾對於環保人士所提出的4R因應之道」,即:拒用、減用、重覆使用、回收再生(Refuse, Reduce, Reuse, Recycle等觀念,雖未必身體力行,卻也大抵耳熟能詳,小學生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然而,當我們面對台灣整體生態危機的挑戰時,如果我們希望減緩甚至遏止環境持續惡化,那麼,我們還需要更深一層的「4R理念」,才能真正解決台灣人民的生態困境:

一、悔改省悟(Repentance):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不只是政府和企業家的責任,我們必須明白自己也是「共犯」,你我都有一份,因此,我們要悔改省悟,徹底檢討貪得無厭的心靈如何塑造出今天的生活習性。

二、心靈復甦(Rebirth):不再只是裝飾生活的外表,更要以憂傷痛悔的心清潔我們的內在,追求更深刻的生活內涵層次,並促使「生態公義」在台灣實現。

三、減低消費(Reducing Consumption):「用了就扔」只暴露我們的膚淺與暴發戶式的野蠻,「新鮮享受」更證明了我們的無知與扭曲了的價值觀。我們要重拾惜福愛物的美德,並學習按照聖經的教導,切實地過「簡樸生活」。

四、 參與再造(Reconstruction):在瀕臨毀滅的居住環境裡,不再只是眼不見為淨,將垃圾由明化為暗;不再只是旁觀者,或只會批評政府和企業界,而是要親自投入參與環境再造的行動中,參與建立具本土特質的「土地倫理」

 為方便有心參與環保工作的教會能開始這項「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且極有意義的工作,以下提出一些實施步驟的建議:

(一)預備期

-在教會弟兄姊妹中選出有負擔的同工組成「生態關懷小組」

-在教會聚會中安排與環保相關的專題、知性之旅、生活體驗等活動。

-教會圖書室闢「環境資訊中心」,並開放給會友或社區居民使用。

-鼓勵同工參與相關的講習或進修課程,並實際投入環保工作,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與經驗,有助於事工的推展。

(二)行動期

-在教會各年齡層的經常聚會中安排結合生態、信仰與生活實踐的課程。

-由教會在社區發起「關懷環境問題、推動環境教育、落實環保行動」的運動,帶動改善社區居住環境,提昇生活品質,向世人見証「這是天父世界」。

-推動「城鄉教會交流活動」,由鄉村教會會友提供有機耕種的無毒農產品,都市教會以合理的價錢購買,並提供必要的專業資訊管道,彼此互助互惠。

-成立「專案行動小組」,擴大關懷層面,以實際行動參與對地區性、全國性、全球性環境問題的關懷。(如:水資源問題、垃圾問題、森林問題、土石流問題、核電問題、溫室效應問題等。)

       我們深切期待台灣教會界能夠從信仰的價值觀出發,積極參與生態關懷與環境保護的行列,讓我們成為舉足輕重、剛強有力的一股社會力量,見證上主的慈愛、公義與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