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為了你們成為貧困的

曾慶導 神父

四旬期是藉祈禱、守齋、施與作更新的時期。教宗在今年的四旬期文告裡特別反省「施與」,天主對我們的施與以及我們對別人的施與。

可能我們會說:「現在經濟不好,我也不怎麼富裕,還要施與嗎?」

聖經裡窮寡婦獻出僅有的兩文錢的故事,說明了不是一定要有很多的錢的人才可以施與的。主耶穌沒有對那寡婦說:「你既然那麼窮了,就不要施與了。」相反,祂讚揚了她的行為,亦即肯定了施與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不論施與多或少。

很多人確實是在匱乏中挨餓受凍,比起他們來,我們還是有能力施與的,應該施與的。我們不要認為貧窮的人是因為懶惰,他們的貧窮多時,是被貪婪的人剝削所致:「賣鹽的,喝淡湯;編涼蓆的睡光床;當奶媽的賣兒郎,淘金老漢一輩子窮得慌!」富裕的人也不要以為自己完全是靠『自力成功』的,當知成功是靠很多別人的辛勞和付出。『天時、地利、人和』,我們的家庭、教育、才華等,通通都是天主的恩賜。

我們真的不是財富的主人,只是管理人。天主給人財富是要人好好利用,以獲得各種屬靈的好處,並獲得更大的天國財富。我們今天如何利用財富會決定我們死後的禍福。若我們對貧苦人的困境漠不關心,會難逃路加福音十六章那富翁的命運。(參路1619-31)主耶穌的最後審判的預言常應提醒我們留意周遭的窮困的人(2531-46):他們生前就是主耶穌這卑微的「人子」,將來卻是坐在審判席上的法官。為這些貧苦的人能做的,就是為耶穌做的。正因為這樣,我們每天碰到的貧苦卑賤的人都是日後會審判我們的法官。我們今天如何對待了他們?

在我們的地球村裡,貧富不均一定會造成社會的動盪不安,富人也一定無法過得安寧。這也是為什麼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為了所有人能和平相處,共存共榮極力呼籲富有國家減免貧窮國家的債務的原因。

基督徒的施與是以愛來做更高尚的動機的。因為天主先愛了我們,祂的無條件的愛感動我們去以愛還愛。基督從無限富足的天上降來,受盡貧寒凌辱,並在十字架上為赦免我們的罪傾流了最後一滴血,並使我們成為天主的子女,有份於天國永恆的產業。「基督為了我們成為貧困的,好使因著祂的貧困成為富有的」(格後89)

貧苦的人其實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我們同稱天主為父。我們幫助有需要的兄弟姐妹,一定會令天父開心。祂一定會加倍降福我們,使我們內心充滿祂的愛(若一317);得到世界不能給予的平安喜樂(1427);獲得罪過的赦免(伯前48);積財於天(620)。聖方濟各禱祠中的「在施與時我們獲得」是一非常真確的定律。「小量播種的,也要小量收獲;大量播種的,也要大量收獲…天主愛樂捐的人。」

我們具體如何去施與?在過份崇尚物質享受,但同時又極需環保的現代,我們極需學習過一個簡單生活的樂趣和自由。某些東西是否一定要購置?省下來的錢捐給『明愛會』是否更有意義?是否可釐訂收入的一部份作慈善之用?長年不用的衣物用品等…是否可在堂區、學校或工作單位一起收集了捐給需要的人?在這施與的善舉上也不要忘了讓小孩子和青年人參與。像聖女小德蘭小時一樣,父母特別派他做賙濟窮人的工作。而當她把麵包送給窮人時,她那尊敬的態度使窮人一點不感到是受嗟來之食,倒像是窮人在給她施與!

讓我們慷慨地響應教宗的呼籲去施與。助人者常樂!

2008.02.1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