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4.9

關懷外籍人士

        「我的漁船在哪裡?」來自菲律賓的28歲漁工Joseph來台1年多,8個月工作下來只領了新台幣2萬多元的薪資,想起家中嗷嗷待哺的兩個女兒,回家的路,似乎特別艱難。

     面對此起彼落的閃光燈,第一次來到台灣國會就是要陳情的Joseph顯得有點不自在。想起過去1年多的悲慘處境,幾個簡單卻又模糊的英文字彙,勉強而賣力地從他嘴裡講出來,試圖向眼前陌生的台灣人們,訴說他的故事。

     200812月,Joseph從機場來到蘇澳漁港,但卻上不了漁船。他說,當時他簽的合約明明就是漁工,卻被仲介帶去KTV當打雜的小弟。在KTV打工的三個星期,他一直詢問仲介「我是來當漁工的,我的漁船在哪裡?」

     雖然Joseph最終還是登上遠洋漁船工作了8個月,但每天卻被要求工作10幾個小時以上,有時忙起來,一天睡眠只有3小時,睡覺空間是船艙地板上只有60公分寬、180公分長的「床鋪」,就像是一個沒有蓋子的淺棺材。而且船上也沒有熱水,冬天只能硬著頭皮洗冷水澡。

     飲食方面,Joseph說,船上只供應兩餐,不是米粉就是泡麵,但這兩餐伙食費用卻要從他每個月微薄的薪水中扣掉2500元的膳宿費。

     最令Joseph憤怒的是,8個月工作下來,他原本以以為可以領到78萬元的薪資,但當他收到仲介給他的薪資信封時,上面卻寫20,418元的數字。他要求仲介提供他薪資明細,仲介不但不給,還要他打包離船,威脅要把他遣返回菲律賓。

     Joseph到友人工作的漁船避難、要求仲介返還他居留證時,仲介不願還給他正本,僅給了他影印本。

這些漁工朋友在無助之下,遂向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及天主教台灣明愛會關懷外籍人士組求助。自2007年開始本會即開始發現這些外籍漁工遭到嚴重剝削,沒有勞健保、薪資給付混亂。所以就決定每月定期前往天主教在蘇澳的聖三堂,提供法律諮詢,協助他們爭取被苛扣的血汗錢,以使他們享有應有法律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