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09年十月十一日追封五位聖人,其中之一為比利時籍的丹彌爾神父。

比利時駐台灣辦事處處長夫人藤野裕美女士委託台灣明愛會,將她譯成中文的寫作供台灣教會認識丹彌爾神父的事蹟。 

 

丹彌爾聖人的生平 為痲瘋病患爭取人權與尊嚴

 

梵蒂岡將於本月十一日追封丹彌爾神父Father Damien (1840-1889)崇高的「聖人」諡號。比利時全國人民長久以來就以擁有這位偉人而深感榮耀且引以為傲。他為了拯救痲瘋病患所做的奉獻和犧牲,其背後隱藏著極為感人卻鮮為人知的艱辛故事。

 

        丹彌爾神父出生於1840年比利時法蘭德斯的一個小農村Tremelo,取名為Joseph De Veuster。在世代務農、篤信天主教、擁有八個孩子的家庭中,排行老六。勤於農事、肌肉結實、身強體壯的Joseph,心中一直懐著將來能成為修道士的夢想,像聖人沙勿略神父一樣到海外傳教。即使父親極力反對,但本著典型法蘭德斯農人堅毅執著的性格,於1859年,即十九歲那年,加入了耶穌瑪莉亞的聖心會,並於1864年,二十四歲時隨聖心會宣教團前往夏威夷傳教。在檀香山,任職神父,稱之為丹彌爾神父。其投身發展教會工作,像傳教、蓋教堂、建學校等盡己所能。

 

        1840年代,全夏威夷籠罩在痲瘋病禍的侵襲中!英國人James Cook船長於1778年前來此地的時候,夏威夷人口約有四十萬;但隨著西方人士帶來的各種疾病如肺結核、梅毒、痲瘋病,再加上當時夏威夷人缺乏免疫力,死亡人數急劇上升,最後只剩大約五、六萬人口。而夏威夷國王Kamehameha五世於1865年頒布了一則隔離法案,將痲瘋病患者遷移集中在摩洛卡Molokai荒島。自此法令頒布後,痲瘋病患的情況愈顯嚴峻,多數患者即使不願前往該地,但在醫生、警察強制驅離甚至拿著槍桿子對病患咆哮下,不得不離開,此隔離政策對病患更是雪上加霜。他們之中,當然有丹彌爾神父的信徒。信徒們的被迫驅離,讓丹彌爾神父焦慮不已。因摩洛卡島代表著「絕望之島」,無醫生、護士、醫療設備暨藥品,亦無法律、工作、警察,只有死亡與黑暗。社會大眾眼看著法律對痲瘋病患棄如敝屣而興起了一片同情、憐憫、哀慟的迴響,媒體報導不斷呼籲各界人士前往摩洛卡島援助與救難。

 

        1873510日,丹彌爾神父抱定與患者共存亡的決心,隻身前往此島,為拯救痲瘋病患的人權與靈魂而奮鬥、付出。

 

        一切建設,一肩扛起,從零開始。首先,他為了解決用水問題,接連不斷地去函衛生部門、聖心會、夏威夷政府當局請求援助,但信件總如石沉大海般杳無音訊。起初,病患們甚至對這位外來的人士充滿懷疑與不信任,但丹彌爾神父棄而不捨的精神與舉動終究感動了患者,而使大家紛紛前來協助。他們胼手胝足,一起致力於醫院、住屋、學校、圖書館、墓園等各項建設,在他夜以繼日的經營下超過三百戶的住屋林立而起,患者們在這「絕望之島」發現了一道「希望曙光」,燃起了大家的鬥志。

 

        除了外在生活條件外,丹彌爾神父還注重內在心靈的提升。他經常為患者們舉行形式不一、各式各樣的音樂聯歡或騎馬競賽活動,這些活動不只為了追求歡笑、快樂,還更深一層地欲替患者找回人權與尊嚴。日復一日,荒島上的點滴與改變終於引起外界的關注並加以報導。

 

        1884年,丹彌爾神父由於與痲瘋病患長期並近距離接觸,無倖免地亦染病了!國際媒體更針對這項消息大幅報導,使得世界各地的捐款也紛湧而至。很遺憾地,勇於奉獻自己、置個人死生於度外的丹彌爾神父,雖有來自國外的一位醫生、一位神父、兩位護士的照顧,但終究回天乏術,與病魔搏鬥了五年後,於1889年與世長辭,得年四十九歲。

 

        一直以來,本著無私無我精神為夏威夷平民百姓及痲瘋病患奉獻的丹彌爾神父深受愛戴與推崇。過逝之後,部分對他懐有敵意或嫉妒之人士如衛生部門、新教徒等卻對他的所作所為做出無情的批評,而大肆韃伐。但所謂「真金不怕火煉」、「人在做,天在看」,擁護正義,不願丹彌爾神父名譽受損的大有人在!英國有名的小說家史蒂文生Robert Louis Stevenson(金銀島作者)便為文力辯,維護丹彌爾神父名譽不致受損而平息了這場紛爭。

 

        直到1936年,其遺體由夏威夷運送回比利時,國王雷奧保三世(Leopold III)以最隆重儀式迎靈,莊嚴而肅穆。

 

        1995年丹彌爾神父的諡號「真福者」及2009年追封「聖人」諡號止,往前追溯,我們發現丹彌爾神父一路走來,是血淚、汗水、情愛交織出他的一生。我們有幸能沐浴在他的榮耀與光芒之中,同時是否也該回首思考自己能否心懐大愛、不吝付出!

 

        現在,在美麗的夏威夷Waikiki海灘上矗立著一座宏偉的丹彌爾博物館,並可在夏威夷州政府前看到其雕像。美國華盛頓DC國會廣場的雕像群中也放置了一尊丹彌爾像。比利時Tremelo小農莊也成立了一座極受重視的博物館,更令人深感溫馨的是,當年丹彌爾神父加入聖心會的城市魯汶市(Leuven),將其靈柩安葬於一座教堂內,以供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信徒敬禮朝聖。凡此種種,均足以引起舉世對丹彌爾神父的貢獻與事績之推崇與感懐,而非僅限於夏威夷與比利時兩地。

 

        今天,痲瘋病患的處境不再像丹彌爾神父時期般艱困,但各種不幸與災難依舊充斥在我們四周。緬懷丹彌爾神父為痲瘋病患之人權與尊嚴搏鬥的同時,也激發吾人在面對周遭不公與弱勢族群處境的反思與實踐。

 

比利時台北辦事處處長夫人  藤野裕美

西元2009109日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