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一個天主對人類愛的記號

我就是愛

主席的話

親愛的朋友:

不論您是明愛的工作者,或是我們許多志工或支持者中的一個,或是您曾經接受過明愛會的幫助,我相信您都會注意到,明愛會不只是一個非政府組織而已,它包含更多的意涵。

明愛是天主愛所有人的一個記號。天主的愛沒有國界,也不受限制。顧名思義,國際明愛就是「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彼此相愛」的意思。明愛會讓人們看到天主的愛在眾生中,在所有民族,特別在最貧窮的人中間。

遍佈全世界的明愛機構透過各樣貫徹執行的計畫,讓愛付諸行動。我極以我們的工作為榮,也非常感激那許許多多的男男女女,他們日以繼夜地以奉獻的精神、專業的能力,為最貧苦的人服務。我邀請你們全體,分享你們的經驗,告訴我們成為明愛一份子對您的意義,並說出你們如何以行動建立明愛神學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反省「明愛會—一個天主對人類愛的記號」這句話,希望它激勵大家更深一層地察覺,我們是天主的愛在世上的可見記號、更是一件聖事。所以,我們需要言行一致。

世界各地明愛工作者的經驗,幫助我們了解工作與信仰必須結合。在最卑微的人身上我們遇見耶穌,而在耶穌身上我們與天主相遇。所以,我們在剛果安慰被強暴遭暴力等精神嚴重受創的受害者也罷,在秘魯拖出被埋在地震瓦礫中的生還者也罷,在孟加拉提供因水災而無家可歸的災民庇護所也罷,在世界各地大都會為遊民提供餐點也罷,我們實在是在回應福音的召叫:愛我們的近人;在陌生人中發現天主,並伸出我們的援手。

與窮人休戚與共不是單單接近他們,更要找出致使貧窮的原因。所以,這個反省時刻同時正是我們深思如何扮演建立一個更正義的世界的角色的時刻。正義與人性提昇是聖教會使命的必要部分;我們要捍衛窮人。

我們今天面對許多新的、錯綜複雜的挑戰,如果我們能認清我們的身份,我們就能有效地回應。我希望這樣的反省能幫助堅強我們的心,擁有一顆如聖父本篤十六世在《天主是愛》通諭中所說的「靈敏的心」,這樣,在全人類的支持下,我們就能攜手朝向我們共同的使命前進。

國際明愛會主席 羅德里格斯Rodriguez)樞機

寫于梵諦岡 2009425

 

神學反省

 

「天主是愛, 那存留在愛內的,就存留在天主內,天主也存留在他內」(四16)。《若望壹書》這幾句話,特別清楚地表達出基督信仰的核心:即基督徒具備的天主形象,及隨之而有的人之形象及其道路(《天主是愛》1)。在耶穌基督內,我們親自體驗到愛的奧秘,並知道我們都是天主的兒女,而我們一直在邁向與天主面對面相遇的旅途上。那時我們將知道我們是誰,因為我們看到祂的「真如」。

 

與人分享天國的福音

耶穌的核心訊息是宣告天主的愛,而以宣告天主的國來表示。天國把人類的歷史帶到超越自身的境界,使它完全實現;與此同時,天國也發生在當下。這個雙重面向,可以一句經典的話來表示:天國在歷史中「已經準備好了,但還沒有完全」,它正在進行中。天主的國是一個恩賜,同時也是一個責任。耶穌基督的門徒的生命處於接受恩賜與承擔工作中。「承受…給你們預備了的國度吧!因為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瑪二五34-35

天主的國的面貌,可以從聖經的基本主題引出:安慰、飽飫、仁慈、天主的面、天主的子女等等(參考瑪五5-10)。所有這些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肯定生命。不錯,當福音說進入天國時,就是指進入生命(谷九4347)。與愛世人的天主相遇,永遠是邀請我們繼續往天國的路邁進的召叫。當面對我們不能理解的「愛的奧秘」時,祂邀請我們重新發現我們是誰。

那麼,在「宣告天國」的聖經觀點下,建立一個正義的社會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近數十年來,教會訓導與神學反省都堅持教友對福傳要有全面的了解。承諾實行「公義正道」—聖經的經典話題—不能優先於宣告天國,但前者是後者的一部份。1971年羅馬主教會議討論「世界的正義」,強調聖教會的使命「包括護衛並提昇人的尊嚴與基本人權」(37號)1

保祿六世提醒我們:聖教會的「存在是為了福傳」(《在新世界中傳福音14號),就是透過言語和行為,宣揚天主的國。1979年,若望保祿二世在墨西哥普埃布拉(Puebla)舉行的主教會議的開幕典禮上致詞說:「聖教會領悟到,福傳的任務有一個必要部分,就是從事與正義和人性提昇有關的工作。」(III, 2)。另外一次在宏都拉斯主教會議致詞時,他強調:「我們絕對不能忘記,關懷社會是聖教會福傳任務evangelization integal的一部份,而人性提昇則是福傳的一部,因為人性提昇會讓人獲得完全釋放。」(2001124日)。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07年在巴西聖母大教堂Shrine of Aparecida)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主教們會面時,也重申了這一點,並說:「我們應牢記,福傳總是與人的提昇及基督徒的真正釋放,攜手並進。」2他更進一步聲言:「聖教會是正義與窮人的護衛者。」

所以,我們的結論很清楚:正義與人性提昇的社會關懷,雖然明顯地不是聖教會全部或唯一的工作,但卻是很「重要」的一部份。

 

明愛會在全球的工作

 

明愛會是聖教會使命的核心,是天主在基督內愛全人類的記號。顧名思義,國際明愛會就是「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彼此相愛」的意思,是我們對天國的期待的表示。根據《天主是愛》通諭:「愛需要有組織,好能為團體作有秩序的服務」(20號)。明愛會就是這樣一個實現聖教會使命的有組織的展現。它為天主在我們間的愛作見證這愛是為所有人,尤其是為最最微小的人、最無足輕重的人,以及窮人。教宗本篤十六世在Aparecida致詞時強調說:我們選擇窮人。與窮人休戚與共意涵著:在親自接近窮人的同時,也努力去了解世界上貧窮生成的原因。

教宗本篤十六世強調他「期能在世界上激發人們一股新的動力與承諾,以回應天主的愛」的意向(《天主是愛》1)。他很清楚世界的真實苦難:貧窮、仇恨、戰爭與社會排斥。3他對福音中愛的誡命的說明,恰與明愛會的工作有特別關連。福音中論及天主與近人的愛,而教宗點出兩者的深厚連結。「愛天主與愛近人合而為一;在最卑微的人身上我們遇見耶穌,而在耶穌身上我們與天主相遇」(15號,18號)。一個不可避免的結果是:「漠視我們的近人,同樣會使我們看不見天主」(15號)。

聖教會今天面對一個新的挑戰。教宗本篤十六世在《2009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中說:「要對抗貧窮,就得仔細研究全球化的複雜現象」(2號)。當新世界的人類關係比以前任何時代更為緊密時,我們要如何忠於我們從福音及教會傳統接受的訓導,忠於天主賜給我們的恩典?我們要如何面對威脅人類未來繁榮的氣候變遷的挑戰?我們要如何因應一個新的經濟動力學?它將影響舊的地緣政治思維,而引進新的全球玩家。我們如何能將窮人及開發中國家人民的看法,放到全球金融與經濟危機的架構中?這個經濟危機本身也是一個社會危機。我們的世界如何能從一個有意義的全球管理中獲益?這個全球管理應是民主的,能平衡所有民族的利益,因而受到大眾的尊敬。

明愛會在聖教會回應這些新的挑戰時,要扮演一個關鍵性的角色。它應為聖教會的回應服務,而且不只針對使人受苦的不公義的世界經濟,這個經濟為一些人帶來許多利益,卻為其他的人帶來窮困與暴力。聖教會在基督內,好像一件聖事,就是說教會是與天主親密結合,以及「全人類彼此團結」的記號和工具《教會憲章》1)。透過明愛會,聖教會分享「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們,尤其是貧困者和遭受折磨者,所有喜樂與期望、愁苦與焦慮。」《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1繼續說:「這亦是基督信徒的喜樂與期望、愁苦與焦慮。凡屬於人類的種種,在基督信徒心靈內,莫不有所反映…因此,教會深深感到自身和人類及其歷史,具有密切的聯繫。」

在今年聖保祿年裡,我們紀念這位宗徒如何向外邦人宣講聖教會,使她向所有民族開放。融合了他們的歷史和文化,我們的主便有了一個更美的面貌;在主內「不再分猶太人或希臘人,奴隸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因為你們眾人在基督耶穌內已成了一個」(迦三28)。我們必須揚棄狹隘的北半球觀點,就是古老基督教世界的種種觀點,並在回想保祿從耶路撒冷教會的柱石(譯註:指雅各伯、刻法和若望三位宗徒)獲得的勸告「懷念窮人」(迦二10)時,去發現所有民族的抱負與權利,更去察覺他們的真正需要。

要使明愛會有效地成為聖教會的身份與使命的記號,就得先釐清它自己作為一個擁有164個會員組織的聯盟的身份。基督信徒的身份一方面從回應福音而獲得,另一方面則由在陌生人身上與基督相遇的經驗而發現。當明愛會代表聖教會向有需要的人或窮人伸出援手,不在乎他們是誰、有什麼信仰,即使沒有也不計較時,它就體現了自己的身份。當明愛會的組成會員在彼此身上,在同一願景、同一使命下,發現自己的身份時,它就能非常有效地實踐這個使命。

 

國際明愛會神學委員會

2009425

 

    【註1在保祿六世1974年公布的《在新世界中傳福音》勸諭29號中,我們也發現與這個議題類似的想法。

【註2聖父本篤十六世於20075月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第五屆主教大會中的開幕致詞。

【註3《天主是愛》1號及2009年世界和平日文告:「對抗貧窮,以締造和平」。

張佩英譯 

2009.08.19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