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緊急援助日本及厄瓜多爾強震

>>厄瓜多爾地震後的家園重建重點

 

 

 


 

2011/3/13明愛新聞

 

311日下午,驚聞鄰國日本發生芮氏9.0大地震引發海嘯,重創北部沿岸海域,威力強大到足以掃除沿海社區中的建築、汽車及其他設施。死傷人數不明!

國際明愛呼籲緊急支援,並密切與日本明愛連繫,暸解災情的發展及必要的協助。據聞東京天主教學校大禮堂開放做臨時避難中心。

台灣明愛拋磚引玉率先匯出美金一萬元表達關懷,希望教內弟兄姐妹伸出援手踴躍捐助。感謝您的愛心!

也請您共同為身處災難中的人們祈禱!願天主降福大家!

 

 

2011/4/27  日本災後,有情誼不孤單

 

Japan living in solidarity and not solitude  April 5, 2011(摘自 Caritas Internationalis網站)

 

日本明愛會主席Isao Kikuchi主教,在發生311日本超級地震及大規模海嘯的前兩天,被選為亞洲明愛會的主席。地震發生後,他接受來自德國明愛會的Stefan Teplan採訪,道出日本明愛會對這次震災的回應,以及他對亞洲明愛會的期待。

 

這次災難對您個人及您在明愛會的工作有何影響?

首先我想告訴你,我的故鄉也是受災區。我生在宮崎港市(Miyako city),我父親曾在那邊當傳道員。不過我們已離開那邊。宮崎港市是這次多個被海嘯嚴重蹂躪的城市之一。該城的居民一直知道宮崎是個海嘯敏感區,所以他們平常就有準備。不過,這次海嘯實在太厲害了,遠比科學家多年前預估的嚴重得多。從這次經驗讓我學到,我們跟大自然的力量根本沒得比。在造物者掌中,我們不過是軟弱無助的小小受造物。至於日本明愛會能做什麼?日本在亞洲國家中算是富有的,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所以,日本政府對各式災難的回應都有充份準備。不過,這一次的情況完全不一樣。政府當局也被災難的規模嚇到,一時慌了手腳。所以需要大家採取更具體的行動。這對日本明愛會是一個挑戰,因為本會只是一個小小的團體。

 

最近您在您的部落格裡提到,在面對回應這次日本大地震,一般NGOs,特別是明愛會,碰到一些問題。您可以向我們詳細解釋為何日本明愛會沒法到受災最嚴重的地區?

NGOs在日本是很新的東西,大家都很陌生。即使所謂志工也是直到1995年神戶大地震時,大家對它才有更多的認識。日本外交部雖然與國際NGOs包括明愛會在發展中國家有很多合作經驗,但它仍認為NGOs是一個反權威的另類政治勢力。因此之故,政府基本上不願意與NGOs合作,只會在監督與指示下利用它們。所以在日本,救災一般是公部門的責任,私領域及民間社會只能偶而為之,還得在政府的監督之下。

所以,發生災難時,日本政府不會向外宣布緊急狀況,而通常的法律或規章就會生效。例如,NGOs不會獲得進入封閉了的災區的准許,而警察、軍人與政府機構則可取得警方的許可。警方通知明愛會說,他們只能在災後十天給我們通行證。當然也會有例外。國際知名的救援組織如紅十字會、無國界醫生等就可以通行無阻,明愛會還不成。政府對與宗教團體合作一事,仍採取保留態度。因為他們憲法中有政教分離的條款。

 

要怎樣克服這些障礙呢?

多個在日本的NGOs已組成一個聯盟,嘗試繼續與政府溝通,讓它認同我們的能力。至於日本明愛會,因為它仍是一個很小的團體,本身的架構還不夠堅實,所以不太可能有太多可見的行動。不過,我們已經與其他NGOs合作,與政府進行溝通。

 

為回應這次災難,你們為重建有何長期目標?

根據1995年神戶大地震以及2004年新潟(Niigata)大地震的經驗,災民大概需要兩年多的時間才能回復原來的生活。在這兩年多的期間,政府會提供災民臨時居所。在這次震災中,失去至親好友的民眾實在太多,所以我們會在這段期間個別探訪他們,給他們精神上的照顧。至於物質的供應,則是政府的事。

 

明愛會機構成員表示了同情並支持日本明愛會協助重建,您可以告訴他們哪類的國際合作是最需要、最有效的?

首先,我要向所有關心的人表達我最誠摯的謝意。你們以祈禱、書信及捐助支持了日本。我們在東京的辦公室接到非常多的電郵,讓我們知道我們並不孤單,卻擁有很多的情誼。就如聖保祿在致格林多人前書中所說的:「你們便是基督的身體,各自都是肢體。」(格前十二27)此刻,我們真的感受到我們結合在基督內。

一等到災民開始回到他們的正常生活時,我很願意邀請你們來到災區看望受害者,並讓他們知道全世界的朋友都記得他們。日本政府也許要一切自己來,NGOs能做的就不多;不過,我們仍會努力在精神和心理重建方面盡力,在這方面可能需要你們的支持。

 

身為亞洲明愛會主席,您的主要目標是什麼?您的最大挑戰又是什麼?

亞洲的多數國家,多半是受援助者。不過,亞洲明愛會願意為亞洲人民提供一個平台,讓大家彼此合作、相互支持、促進自我發展。天主教會在亞洲是一個少數團體,各個明愛會更是在發展階段。我願意幫助這些剛起步的團體成長,以期在不久的將來,它們能在明愛會在亞洲的種種活動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您能告訴我們明愛會與其他NGOs最不同的特色是什麼嗎?

首先,我們提供的不只是物質上的。我們更在意每個人能完全回應天主對他獨一無二的召喚。這是明愛會活動的重要特色之一。再來就是,我們永遠與人民同在。無論在災前、災難發生時、以及災後,我們一直都在那裡。我們不是旅客,而是永遠與當地人民在一起。這也是明愛會許多特色之一。

 

您在部落格中表示,你們不但需要援助,更需要大家的祈禱。明愛會的精神支持對您而言指的是什麼?

我們工作的力量來自教會的訓導,所以我們既能提供物質的補給也能幫助靈性的提升。我們不是只為了發展或重建,也是因為我們願意與其他的人一起成長。明愛會能為許多人的未來帶來希望,因為我們自己因信德而充滿希望。

 

面對如此大的災難,有些人對天主的慈悲產生了懷疑。身為主教,您如何回應?

面臨這樣大的一個天災,真是值得我們好好想一想:我們是誰?雖然我們不知道這樣悲慘的事為何要發生,也很可能永遠都找不到答案;不過,我們確切知道,在恢復的過程中,我們將有許多機會反省並了解生命的意義何在,會發現人際關係的重要,以及互相扶助時的豐饒。在進步的現代社會中,這些人類本來擁有的重要生命元素正逐漸消失。所以,即使我們不能了解這次災難發生的背後原因,最少我們得到了重新發現這些重要生命元素的機會。

 

發生在福岡的核電意外,有政治人物建議要重新思考核能發電的危險性。在日本特別在信徒間,是否有人也在做類似的再評估?

正義與和平委員會談論這個危機已有多時,不過,總是眾說紛紜,日本的天主教徒也不例外,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現在更成為一個敏感的話題。有些人把這個議題與國家主義的意識型態連結,教會中也不乏其人。核電廠在日本已經存在那麼多年,現代社會已經與這個體系成為一體。所以,大聲疾呼反核能,就像在反對當今日本的生活形態。要改變大多數人的生活習慣很不容易。不過,目前的危機可能提供大家一個機會,願意踏出開始討論關於我們的生活形態的保留或改變的第一步。

(張佩英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