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誰?

光仁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鄒輝堂

他(她)們是很有意思的人,他們被其他人編了一些名稱來稱呼,但總是沒有一個名稱可以很貼切來表達。民國六十年代,啟智教育剛萌芽,他們在特殊教育上的專用名詞為「智能不足」,到了民國六十九年,殘障福利法在法律條文上稱為「智能障礙」「唐式症」「自閉症」「多重障礙」等,有些民間的服務團體則以「弱勢者」、「邊緣人」、「貧窮人」來界定他們的屬性。

從早期將這些人視同精神病患,到視為社會的純消費者,隨著國內外資訊的互通及對人的基本尊重,為避免帶有歧視性的名詞,許多人開始自創名詞,「天使」、「折翼的天使」、「唐寶寶」、「喜憨兒」、「歡喜兒」等不一而足,這些名詞的出現,已大大改變昔日的社會觀點,從名稱的界定可以看出這個社會其實是有改變的,而且是朝正面的方向在改變。

在適者生存的環境中,人常因競爭而迷失方向,也造成人性的不信任與貪婪,過去由於整體環境與社會對他們的誤解與不瞭解,無法接受「無法成為強者」的事實,帶來歧視與偏見,造成他們不被接受後的不安產生「偏差行為」,在惡性循環中只有更加深人們的排斥。其實只要與他們長久相處的人都知道,這些貪婪的特性在他們身上甚少見到,甚至要說根本沒有,他們樂意與人分享他們的喜樂。

跟他們在一起,如果 您是以「強者」的姿態與他們在一起,或是以「老師」的角色自居,您可能會感覺到 您是多麼的無力,多麼沒有成就感,因為他們需要很長的時間訓練才會知道如何使力,參加拔河比賽「輸了」比「贏了」還高興。在特殊奧運比賽中看到別人跌倒了會停下來拉他一把,一起奔向終點的人。學了三年的阿拉伯數字仍分不清17有何不同,23那一個比較多,但他可以搭乘以阿拉伯數字為路線編號的公車而不會迷路,可以用壹佰元紙鈔買東西知道要找回多少錢。

法國方舟之家創辦人文立光﹙Jean Vanier﹚在《破碎》這本書上這樣描述他剛接觸他們的感受:「以前,我從未接觸過他們,第一次接觸他們震驚了我,我感受到他們喀原始的哭求,昇自他們有殘疾的身體和心智。」在較多時間的日日相處與分享,文立光先生從無知的以指導者自居和缺乏經驗的犯錯中,轉變為「真正傾聽他們,尊重隱藏在他們內心的光」,他們成了朋友,在互信互賴中成長。雖然他們有時候生氣、粗暴、軟弱和心灰意冷,但卻是他們引導他:「教我如何生活,如何愛人,教我如何痛苦和忍受,教我關於耶穌和教會的事,並仍繼續教我,如何跟隨耶穌。」

他們是誰?到現在仍「各說各話」,說「心智障礙者」也行,或是人間的「歡喜兒」也可以,而我知道,他們真的是天主派遣來的「天使」,是我們身邊的弟兄,我們真正值得信賴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