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北文教組 第 5期   創刊號     第 2期      第 3期      第 4期      第6期     第 7期                                  

關懷的工作永不寂寞      渴望      復華高級中學九十四學年度教學成果簡報     

歡樂滿校園      快樂志工情      排除萬難來學習      善機、圓緣      可敬的學員們      快樂出航   

關懷的工作永不寂寞

張正瑤(明愛會泰北關懷組)

        於今年310日,在明愛會會議室舉辦志工教師春節團拜活動。許多資深志工教師呼朋引伴來參加,更有從屏東、花蓮專程上來的,在非常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

        資深志工教師們在分享泰北服務的經驗時,在他們的臉上看到那份出自內心的無限喜樂,同時感染了在場的新朋友,馬上就有許多老師報名要參加今年的泰北文教服務團。

活動中執行長梅冬祺神父,頒贈六名泰北來台就讀的清寒學生助學金,每名新台幣壹萬元,六名同學是:朱正榮、匡嘉蓉、張洪偉、馬若彬、蔣彩雲、黃豔欣。此項關懷自959月開始頒發。本會體恤他們隻身在台為課業的壓力及為生活、學費籌措的艱辛,鼓勵他們能專心求學。此專案自954月在本刊呼籲後,感謝各方響應支持,方得順利進行。

還有文藻外語學院的10多位同學,由吳甦樂會的許華英修女帶領,從高雄前來參加,更增添了許多活潑氣氛,許華英修女要率領同學們到泰北服務一個月,讓學生們真正體驗泰北偏遠山區的生活。

          414日南下,上午1000文藻外語學院國際服務學習團的同學們座談,有關泰北華人村校的現況及服務的心靈準備,同學們熱烈的發問,看出他們的關懷之情。下午參加該學習團與泰北在台同學聯誼活動,泰北同學有:朱正榮、匡嘉蓉、蔣彩雲、張本誠、譚德強、王海仙、楊月香。從交流、校園導覽、遊孔廟、蓮池潭、晚餐後到晚上1000結束,行程安定排緊湊而有意義,可見其用心與真誠。特別感謝許華英修女的指導與推動。

第二天上午在修女的會客室,進行高屏地區志工教師面談,近10位前來甄選,至下午200搭車返回台北。

今年赴泰北的30位志工教師,是由100多位報名中甄選出的極優秀教師。每年三月初開始正式招募,請大家告訴大家。

渴望

張正瑤(明愛會泰北關懷組)

 在今年 1 9日清晨630,葉娟娟老師和我從桃園機場搭機前往清邁,接著再搭車趕到熱水塘村一新中學,這是泰北一所頗具規模的華校,從幼稚班直到高中三年級,總共有36個班級、教職員42位、學生1499位。

   當天正是這所學校開學的第一天,我們親眼目睹教務處的老師們,還在為陸續註冊的學生們找尋勉強還可以使用的舊課本(國編版,回收使用好幾年有些書皮已不見),忙得滿頭大汗,因學生不斷增加比學校預期的多出許多,教科書不足是泰北各大華校一個極嚴重的問題。

        我們看到每間教室都擠滿了學生,他們在教室裡嘰嘰喳喳快樂地等候老師的到來。我們真實的感受到華文教育在異域欣欣向榮的景象,讓已來往台北、泰北15次的我仍然深受感動。我們知道泰北各華校維繫的艱辛與當地校長、老師們默默為傳承中華文化所付出的努力,就因為深深瞭解泰北各華校的成長需求與困難,明愛會堅持承諾關懷泰北文教服務的工作將近30年,且仍願意陪伴下去,更願與他們一起併肩努力,雖然我們的力量不大,但我們有一顆執著不變的心意。

        當我們正準備離開學校要去尋找當晚我們倆吃住的地方,遠遠見到一個大人牽著一個小朋友的手在空曠的操場上徘徊的走著,我們往他們的方向走去,原來是一對母子,我問孩子:「小朋友,你為什麼還不進教室去上課?」母親用標準的雲南話回答說:「我這個孩子在家裡一直吵著要上學,我被他吵到沒有辦法,就只好陪他來學校走一走,不好意思,我是真的沒錢交學費讓他來上學。」聽了不覺一陣心酸,我及時拍拍這位母親的肩膀,接著蹲下來問孩子:「你是真的很想上學嗎?」孩子睜著一雙大眼睛猛點頭。我告訴他:「台灣的愛心叔叔、阿姨願意幫你交學費,你要好好用功讀書,七月的時候我們再來時會來看你,你的成績單要給我們看好不好?」

 母子二人四目相望,陪伴我們的老師對他們說:「快謝謝老師!」這時母子倆緊緊地摟在一起,孩子笑得滿臉燦爛,露出了一排漂亮潔白的牙齒。我們請陪伴的老師帶母子倆去辦理小學一年級的入學註冊手續(這孩子已經11歲了)。

 我們在去年志工老師的工作報告中,得知一位認真的女老師,她有一對愛唸書的兒女,在中、泰文學校成績都非常優異。女老師在一所小村莊的華校任教多年,這個學校有64名學生,從幼稚班到四年級,共有五個年級,只有三名老師任教。

去年12歲的大女兒讀完四年級就被迫停學,我們告訴這位認真的女老師,願意幫忙找認養人,提供她的女兒到外地繼續升學的經費(一年的學費及食宿費需14000泰銖以上,本會目前已照顧六位)。

當晚這位老師告訴了兩個孩子這個好消息,母子三人同睡一張床不斷地談論著,9歲的弟弟天真地問媽媽說:「是不是姐姐有好的成績我以後也會有好心人幫忙?」接著又對姐姐說:「姐姐,妳要好好用功!我可是要靠你喔!」這一夜,母子三人興奮到睡不著,尤其是姐姐整夜都翻來覆去,無法入眠。她真的是太高興自己又可以繼續學中文了。

女老師第二天一大早,很高興來給我們分享。她的先生臥病多年,一家的生活全靠她每月教書的微薄薪水2800泰銖。孩子能繼續升學,在她的家庭中是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明愛會願意培育認真讀書的孩子,協助他們到外地較大的學校住宿就讀,學成後回學校服務,以解決小學校師資不易尋求的問題)

在另一個小村莊有一位16歲女孩,她在小學畢業後,很幸運地獲得一份管家的工作機會,供吃住又有一點零用錢可以交付學費,就到大村莊的大學校裡繼續升學上初中,很不幸這學期老闆的親戚從緬甸來投靠可以做她這份工作,使得她求學的美麗夢想---被迫中斷了---,只好一聲不響地回家。

她的老師得知我們過兩天要到她居住的小村莊,請我們順便繞到她家去看看,希望天主教明愛會能認養她讓她繼續完成學業,吃住則可住在老師家。我們去探訪這女孩的家時,母親見我們穿著明愛會的制服就緊緊握著我的手說:「很感謝明愛會之前認養她女兒五年的學費,她才有福氣順利的唸完小學六年級,又幸運的自己找到一份工作可以繼續升學,我們就不麻煩明愛會,把認養的機會讓給需要的孩子,沒想到工作竟突然沒有了

孩子雖然是要靠自己的奮鬥,卻常常事與願違。這樣有志氣的孩子,我們能忍心不協助她繼續升學嗎?

以上三個際遇,是那麼的不同,卻又那麼的相似。

        由衷地感謝來自各方默默付出愛和長期捐助泰北文教服務工作的善心朋友,深深感恩有您與我們一起關懷那些可愛的泰北兒童,在他們沒每一天的每一刻學習與成長中有您愛的滋潤與澆灌,使他們日益茁壯,夢也成真踏實。

~~~~~~~~~感恩有您的與關懷支持~~~~~~~~

復華高級中學九十四學年度教學成果簡報

  復華高級中學一直堅持教學品質是學校的生命力這一理念,面對全球中文教育熱不斷升溫的大氣候,與泰北中文教育初露全面復興的吉兆,急需提升教育品質的需要,多方研討積極興利除弊。除了切實加強學校基礎課程的教學訓練,同時為鼓舞學生學習中文的士氣,積極展開與外界的交流學習,並組織策劃參加泰北區台灣文教團體的各種培訓比賽。在全校師生同心合力地努力打拼下,九十四年度教學成果可謂成績斐然進步顯著,茲擇部分簡報如下:  

1.           參加台灣華僑救國總會舉辦的全球海外學生書法、繪畫、作文比賽,本校有五名學生獲得優秀獎。

2.           鼓勵學生投稿泰國(世界日報),計有二十二篇作文發表。而教師也有泰北華教論文見報約在十篇以上。

3.           參加泰國清萊區,由雲南會館、建華高中聯辦的學生演講比賽。本校七名學生獲獎並囊括初中部第一名至第四名,比賽成績名列清萊區華校第一名。

4.           參加清萊皇太后大學舉辦的泰北地區(含清萊省、清邁省、南邦省、壁瑤省)學生書法、華語歌曲比賽,本校有四名學生得獎,其中沙美芬同學以一曲《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奪得初高中組第一名,獲得皇太后大學中文系教授讚賞。

5.           九四年度,本校有三位高中畢業生報考台灣大學院校,其中二人直接通過全國大學聯考錄取分數,不經僑生先修班就讀台北大學財經法學系,中國文化大學日本語言學系。

6.           參加泰北區三•二九青運會,本校代表團獲得少年組足球亞軍、鉛球亞軍、成績可嘉。

7.           本校經常選派學生歌舞隊參加清萊昌孔縣各種官方慶祝典禮。精彩優美的山地歌舞極受本地泰人歡迎,為弘揚中華文化起了很好的廣告效果。 

        綜觀九四學年度的教學成績,可以說,在本校建校的四十三年歷史上起取得了實質的突破和傲人的成就。皇天不負有心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復華高級中學做為泰北第一家擁有高中部的老字號中文學校,一定會全面復興重振聲威。            

        2006.5.5 (清萊伍野訊)

歡樂滿校園

文教組

感謝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對本會的支持與信賴,捐贈肆拾萬元新台幣,為泰北華校添購電腦設備,經本會審慎的評估,使無法成立電腦教室或3~4人共用一機的學校,能達成一人一機的願望,使受惠的學校全體師生都非常歡欣喜樂,也促進了學校邁入一個新的里程碑,都感恩在心頭。

明愛會工作人員於一月份訪視泰北華校時親自轉達共29台電腦、6台列表機,分別贈給漂排村中興中學15台電腦、3台印表機,帕黨村培英中學5台電腦、1台印表機,黃果園村群英中學6台電腦、1台印表機,新寨村三愛中學3台電腦、1台印表機。

        在本會的申請案中,還有許多學校需要成立電腦教室及設備,敬請各界支持。

快樂志工情  

台北市吳興國小退休老師   蔡瑞碧  

 七月,頂著炎夏提著兩大箱教材教具,遠離紛紛擾擾,遠離塵囂.應沈校長盛情邀約我隨大姐再度踏上泰北這塊土地。姊妹倆同為雪碧之名卻無雪碧汽水點的冒泡之實,但傳承中華文化的熱忱不減,出了清萊機場歡迎的學生已列隊等候,近九十高齡的精神指標陳將軍,老當益壯也在行列中。寒喧拍照後我們即踏上往帕黨的旅程,只聽見校長說,過了這條湄公河就是寮國,當時,暮色已黑 月兒高掛,出了幾處燈火,什麼也看不見,一路上好在有隊友,【師師、帥帥】「蟋蟋蟀蟀」的笑話提神解勞,終於在三個半小時後到達目的地。 

        公雞喔喔啼叫我早起,小鳥吱吱叫對我又笑又跳。清晨,在雨滴聲中起來,雲霧繚繞中走到培訓中心培英中小學。始業式簡單隆重由活潑生動的自我介紹拉開了序幕。課程從正音,童詩童謠,兒歌心理到輔導課程,樣樣不少,充實教材業充實自己。這裡幾間老舊的校舍,原始是傷兵養護中心,禮義廉恥斗大的校訓高掛,在辦公室門口,校園四周種滿了櫻花樹,每年十二月成了粉紅花海,吸引不少遊客也帶來一線商機。園裡圓胖的廢輪胎是拉圾桶,鋼軸是學生上下課的鐘,在這樣的克難黃昏開始中文教學。培英在沈校長的領導下,教師的教誨,學生各個彬彬有禮。 

        沈家一門五虎將,光、復、中、華、龍。現任校長是排行第二的沈慶復先生。屏東農專畢業後為繼承父志,毅然返鄉,肩擔負起帕黨發展農耕經濟及文化工作的傳承。談起帕黨的未來,沈校長總是充滿信心與願景,對地屬偏遠山區,海拔一千六百多公尺,交通不便,路途遙遠幾乎與世隔絕的帕黨村,不難看出他殷切期盼政府官員關愛的眼神。 

        假日,我們會探訪無依老人送上溫暖,也會探訪貧童送上愛心,一路欣賞高高低低五顏六色的曼陀羅花向天使吹著的喇叭,。這裡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華人,苗族、哈尼族、阿卡和泰國人是少數民族。民國三十八年隨國軍撤退到緬甸到寮國雲南九十三十師在此等待與希望中,打打停停,因緣際會,最後幫泰打敗寮共收復失土,泰皇寬宏大量劃這塊邊陲地帶給當時的國軍,也就是現泰北地區的華人,他們披荊斬刺,在此安身立命,拿了難民證卻哪兒也去不得。 

        現在,第一代已逐漸凋零,但還有盧墓將軍旁的忠心侍從操著濃農的鄉首,娓娓道來戰爭的悲歡離合,說他個千遍也不厭倦的動人故事。有如桃花源記的日子可過。有勤政愛民的泰皇康復,師生及村民已到泰國寺祈福的感人畫面可看,看那邊綠樹青山風景美如畫,一灣流水幾枝野花圍繞著竹籬笆,籬笆裡矮屋就是我的家,不就是這裡的生活寫照?啊!這樣的人間最後淨土,這樣的世外桃源,就是帕黨。我愛帕黨。帕黨加油﹗

排除萬難來學習             

泰北學員  段應海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間,一個月過去了,在這些日子裡,我要說一聲:「老師」。我很感謝老師對我們耐心的教導,在研習這段時間裡,我學到了許多以前沒有學到的知識。這些知識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他將會對我的未來發揮重要作用,為我的人生加上完美的一筆。 

        對於一個已經被封閉了三年的人來說,這一次研習,就猶如一個快要被渴死的人,喝下了一被挽回生命的糖水,是如此暢快,讓人回味無窮,讓人頓時充沛。我很珍惜這次研習機會,這是我三年以來,第一次能跨出校門去學習新的知識、新的思想、新的教育理念。我多麼希望我們能像泰國的華校一樣多一些學習的機會,但是很難很難。因為我們所處的國度不同;我們周圍的人的思想不同。 

        我將會把我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往後的教育實踐中。我深信透過這次研習,我們的課堂再不會那麼的乏味,我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實施趣味教學。我有信心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敬請老師放心。                                                      

善機、圓緣 

台北市復興高中退休老師  鄭美雲    

        世說新語中東漢、魏晉士大夫鮮明活潑的個行如果能夠呈現於泰北清萊師訓班的課堂上,那將會是一幅什麼畫面呢?尤其這是一座清靜幽謐的桃源境,恍若十八世紀的時代,外面的資訓、文化傳達不易的時候,如果能讓老師們多一些文化涵養,那會是一份愉悅的經驗。因此,再度參與志工培訓時,幾度思索終於擬定腹案,一則以「筆記小說」方式介紹古籍,每一則逸事都可作為教師們課堂上的材料。其次,年輕的老師們可能沒有讀過,正好藉此接受新知識。

        淋漓盡致人物的對話,簡短的文字即可勾勒出人物的形像,劉義慶正是此中高手。一百分鐘得課程總是不足,下課時,老師們仍認真地詢問,這些用心的老師們孜孜矻矻的研習精神,一一記載在厚實的筆記本上。

        延續著去年的工作,今年以「元曲」作為第二份教材。元朝人的小詩記錄著當代人的喜、怒、哀、樂......閒情、嘆世、歸隱、政治......以活潑詼諧、沉穩,哀怨流出......透過文字告訴後人,這是異族統制下的生活,不愧是中國文學學上的三大明珠之一。小令:簡短而有趣;散套:略具戲曲雛型,各有特色。如果再加上戲曲,那真是十三世紀的菁華再現。

        承蒙 建華高中羅清秋昭校長、胡曉英老師鼎力相助,各授四節「如何吟誦詩歌」、「班級上分組表演」、「如何書寫國字」......這些正是受訓教師們最需要的資糧,她倆非但豐富了此行的教材也減輕了我們四人小組的工作。當然,「他鄉遇故知」更是ㄧ大收穫。

        如果說:人生是緣份,那麼,此行正是「圓緣」:如果說:人生是機會,那麼,此次正是「善機」;如果說:人生是無盡藏,那麼,無窮的寶藏正存在每ㄧ位善知識的心中,只要願意,人人都可為自己製造更多的未來。             

可敬的學員們

滿星疊組   魏文玲

        六年前,偶然在報章雜誌上得知天主教明愛會泰北服務團志工服務的相關報導,內心深受感動,當時就有一股莫名的動力,心想有一天我一定要去泰北。

        機緣終於來了!今年在同事熱情的邀約下,毅然決定報名參加天主教明愛會及僑委會合辦的泰北文教服務團,這是我第一次當志工,又是到傳說中既蠻荒又充滿瘴癘的泰北,心中既期待但又有些許的不安全感,所幸在明愛會所辦的說明會中,漸漸的瞭解泰北及服務性質,一掃先前擔憂的陰霾。能順利前往泰北服務,首先要感謝明愛會的成全、更感謝家人以及學校的支持。

        帶著一大車的行李,一行六個人來到滿星疊的「大同中學」。在張明光校長熱誠的接待下,心情頓時放鬆了許多。安置行李一切就緒後,趁空瀏覽一下校園環境,發現這兒清靜無比,空氣中充滿了祥和與寧靜,想到將在這兒服務,心中開心無比!

        第二天在始業式中與學員初次見面,看到一百多位的學員排排坐,突然警覺到學員大部分在經驗及程度上均有一定的水準,此次教材的層面應更充實,責任也不容懈怠!

        這次我擔任的國小組的語文及美勞,學員們上課態度極佳,上課時間未到就已大致坐定,上課中,大家敞開心胸對話、練習、表演、和樂融融。想到回饋及上課的點點滴滴,至今仍讓我感動不已。

        雖然在泰北只待了短短一個月我卻是滿載而歸,在這裡,我所做的不是為他們做些什麼,而是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得到許多,這讓我能更認真、更用心的去學習、成長,更珍惜目前所擁有的一切。

快樂出航 

   僑委會與明愛會合辦的「96年度泰北華校師資培訓」,已於75日至82日舉行。並於74日下午230分在明愛會會議室舉行出團授旗、授燭、派遣禮由明愛會執行長梅冬祺神父主禮。

     明愛會96年赴泰北文教服務團一行38人,由團長張正瑤老師帶領,其中有30位是志工教師、一位台灣大學應屆畢業生及天主教文藻外語學院許華英修女和七位文藻同學,將訂於75日搭乘華航CI 649班機上午9:55自桃園機場起飛,作為期將近一個月的文教及關懷服務工作。共有52所華校約350位以上老師接受培訓。

        這次志工教師將前往邊龍、帕黨、聯華、茶房、美斯樂、滿星疊等地區服務。

   志工老師分別是來自花蓮、高雄、台南、台中、彰化、苗栗、桃園、基隆、台北縣市。團員包括有:徐禮安校長、林清雄、梁衍忠、吳宇君、黃玲玲、張惠珠、曾韻玲、李阿美、房念皖、李國慧、王瑩瑾、初永雋、劉秀淑、林如雪、韓春英、曾嘉媚、蔡秋鳳、張景茹、彭國維、陳玉貞、趙淑娥、張惠蘭、陳俐雯、王素勤、翟秀華、石靜瑜、余嘉玲、葉娟娟老師。由100多位老師甄選出來的各科優秀老師。

        文藻外語學院許華英修女及黃旭佑、黃柏翔、張書堯、黃綺、張靜瑋、薛世賢、蕭雅儷等七位同學,將前往昌良村育英中學、孟納村暹華小學作為期四週(7/5~8/2)的交流服務

   陳文政同學是台灣大學應屆畢業生(已考上研究所),將到新寨、安康兩地區的六所學校服務,時間是7/5~8/30

   另外還有台灣大學廖健鈞同學自組團隊,參與的同學們來自台灣大學、中央大學、清華大學,團員包括:林冠邦、任書欣、許念缇、李靜慧、王彥康、楊竣壹、張鈞彥、鄭仁博、簡銘萱,林冠邦、吳孟倫等十一位同學,將於713~22日分別前往新寨、安康兩地區的六所學校服務。

        這群充滿愛心又有活力的青年學生(年齡約20歲左右),每日上午將與當地老師共同切磋:正音、國語、數學、朗讀、電腦、英文、音樂、兒童故事等課程,晚間給各班級學生上課,與當地學生們直接交流互動,相信對當地學生會有非常正面的鼓舞帶動作用。週六、日與志工老師一樣要訪視明愛會認養的受惠學童家庭。

 由於去年本會初次協助安排三位台灣大學學生到清萊府正德村雲華小學及坤蚌村復光小學各作一週的文教服務,反映非常好,彼此都獲益良多,深受當地學校師生們的肯定及歡迎,返台後又得到許多的迴響。本會即鼓勵青年學生參與關懷泰北華文教育的工作,相信定有不一樣的影響力。

        明愛會為提升泰北華文教育,不斷地推動新方案,並廣納各華校寶貴意見,同時為當地華校教育的需要而作多元化設計,教學內容越來越豐富並很有吸引力,使當地參與培訓的老師們,更積極地抓緊時間向我們的志工老師學習。培訓的時間原訂在每週一~五上午四節課,志工老師會在下午時段自動為需要者個別加課,他們全力以赴的精神,深深感受到在奉獻服務工作中的喜樂。

        非常感謝參與本團服務的每一位志工老師及同學,還有他們的家人、學校校長、同學、朋友的支持與鼓勵,並且大力的幫忙募集許多教材、文具等,帶給物資缺乏的泰北各華校,我們感恩大家的熱情參與,讓志工老師及同學們帶著滿滿的台灣情、同胞愛前往泰北服務。